在4月24日举行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宣布,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4月25日20时59分发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组成,叶光富担任指令长。航天员叶光富执行过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李聪和李广苏均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都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3人均为“80后”。
目前,任务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火箭即将加注推进剂。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中)、李聪(右)、李广苏。
航天员首次太空养鱼
林西强介绍,空间站任务进入常态化值守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驻留期间,将按计划管理、照料空间站与应用载荷,进行空间站维护维修与状态巡检,保障空间站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神十八乘组将利用舱内科学实验机柜和舱外载荷,在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开展90余项实(试)验。比如,本次神舟十八号将上行实验装置及相关样品,将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还将实施国际上首次植物茎尖干细胞功能在轨研究,揭示植物进化对重力的适应机制,为后续定向设计适应太空环境的空间作物提供理论支撑。
在轨期间,神十八乘组还将实施6次载荷货物气闸舱出舱任务和2至3次出舱活动,在目前空间站已有的空间碎片防护措施基础上,航天员乘组将通过出舱活动,对舱外管路、电缆及关键设备安装碎片防护加固装置,视情开展舱外巡检,进一步保障空间站安全。
即将完成第四批航天员选拔,正抓紧研究推动“太空游客”
林西强介绍,我国航天员队伍依据国家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紧紧围绕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需求,逐步发展壮大:
1998年,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出我国首批14名航天员。
2010年,又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出了第二批7名航天员。
2020年,完成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包括航天驾驶员、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三种不同类型共18名航天员,选拔来源单位除了空军,还增加了工业部门及科研院校。
目前即将完成第四批航天员选拔。
林西强说,首批航天员不畏艰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首次载人飞行、首次出舱活动、首次手控对接等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任务,带领第二批航天员为完成空间站建造作出了突出贡献,值得尊敬;第二、三批航天员不负重托、接续奋斗,全程参与空间站建造任务,已成为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主力,值得信赖;第四批航天员入队后,将和现役航天员一起,实施空间站后续任务,并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
林西强介绍,经中央政府批准,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目前,选拔工作已基本完成,不久将正式对外发布相关信息,关于港澳地区具体选拔结果将第一时间通报特区政府。
“总的看,我国航天员队伍年龄梯次合理、专业构成多样、作风素质过硬,每一名航天员自入队起,就始终牢记飞天使命,思想、身体、心理和专业技能等各方面都表现优秀。”林西强表示,下一步,还将抓紧研究推动国外航天员以及太空游客参与空间站飞行,不久的将来中国空间站一定会迎来更多不同身份的新成员。
神十七乘组4月30日返回
林西强介绍,神舟十七号乘组是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迎来的第二个飞行乘组,目前各项在轨工作进展顺利,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计划4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神舟十七号指令长汤洪波不仅成为我国目前为止在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也是执行两次飞行任务间隔最短的中国航天员,这为我们常态化实施飞行任务乘组轮换与训练积累了宝贵经验。”
神十八飞行任务公布
本次任务主要目的是:与神舟十七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开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以及空间搭载试验,将进一步提升空间站运行效率,持续发挥综合应用效益。
今天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54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上午11时,3名航天员将在这块中国航天事业和“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发祥地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
澎湃新闻 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