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查看: 8|回复: 0

[安庆城事] 烙画作品被中国大使馆赠予南非博物馆

[复制链接]

回帖
3739
威望
10831 点
红花
16800 枚
香浓 发表于 2025-8-6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来源:报社  
  今年5月份,安庆烙画家刘平的作品《纳尔逊·曼德拉》被中国大使馆赠送给南非纳尔逊·曼德拉博物馆。让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对于刘平来说倍感自豪:“能够以安庆烙画这一非遗技艺创作曼德拉先生肖像,并被选为国礼赠送,我感到非常荣幸。这不仅是对我个人艺术的认可,更是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肯定。”



  刘平从事烙画创作已近30年,是安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烙画代表性传承人。经过多年的深耕,他在传统烙画的基础上寻求突破、精益求精,把中国传统烙画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其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赏鉴价值,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被业界誉为“像素级超写实烙画”。

  精益求精

  传统技艺的突破创新

  近日,记者来到刘平的工作室,室内存放的烙画作品令人大开眼界,人物刻画极为逼真,细看与相片无异。一幅作品描绘的是一位彝族的老者,画面通过面部神态、皮肤皱纹、头发等肌理效果,呈现人物的沧桑感,整体刻画细致入微,老者抽的烟袋和下方铁链的质感,以及身上的配饰、衣服的材质,每种物体的质感都各自呈现,又相得益彰。这是刘平去年耗时两个月创作的烙画作品《上古的记忆》,在2024年第四届“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中荣获百鹤奖。



  刘平自幼喜爱绘画,擅长素描、水粉,早年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油画。1998年开始接触烙画,从此开启了烙画人生。“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是一门古老的技艺,被称作“火针刺绣”,非常考验作画者的技法和细心。烙画既可以抒张写意,也可以精雕细刻。“我的创作经历,实际上是由传统烙画逐步过渡到现代烙画的过程。”刘平介绍,传统烙画以点、线、皴为主,为了寻求突破,他将烙画工具进行改良,从而实现了传统烙画到现代烙画的过渡,再将油画的技法融入其中,凭借深厚的素描功底、物像形体的把控、质感的表达,以及光影透视的运用,达到细节与整体的呼应和统一。

  除了在椴木板上作画,还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勾画烘烫作画。“烙画以火为笔,最大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火候的掌握和控制。稍不留神,‘纸面’就会被烫坏。因此烙画被称为‘走钢丝’的艺术,强调落笔无悔,作画者要做到‘意在笔先,落笔成形’。”他坦言,虽然使用照片作为参考,创造一个更加明确和详细的渲染作品,但不止步于形似和神似,更希望作品有温度、有灵魂、能表达情感。

  带着这种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人笔合一”境界,近年来,刘平创作的人物肖像作品获得多项殊荣。烙画作品《毛泽东》获2015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金奖;《开天辟地》获2023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华艺杯”金奖;2023年11月,中央电视台大型人文类纪录片“笔尖上的中国”摄制组走进安庆,专访烙画传承人刘平;今年4月11日,刘平携超写实烙画作品在河南卫视《艺路生花》摘得“2025人气艺术家”奖杯。

  传承发展

  让非遗焕发更耀眼的光彩

  对于新近完成的烙画作品《纳尔逊·曼德拉》,刘平介绍,今年4月中旬,他接到中国驻南非大使馆工作人员的约稿,参照曼德拉的肖像照在一个月之内完成烙画作品。

  “曼德拉先生是全球敬仰的和平领袖,我在创作中特别注重通过烙画的层次与肌理,表现他坚毅的眼神和深邃的精神世界。传统烙画以火为墨、以木为纸,这种‘金石永存’的质感,恰好像征曼德拉精神的不朽。”自己的作品能作为国礼,被中国大使馆赠送给南非纳尔逊·曼德拉博物馆,刘平深感自豪,“作为非遗传承人,我始终希望通过作品让世界看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幅作品能被选为国礼,说明非遗技艺可以成为中外友好的纽带。中国烙画与南非‘乌木雕刻’同为手工艺瑰宝,这次赠送既是文化对话,也寄托了两国人民对和平与尊重的共同追求。”

  记者看到,工作室里摆放着一幅苗族少女的画像,这是刘平接下来将完成的一组少数民族人物作品。除了单个的人物肖像,刘平也尝试群像的创作,画室里一幅长达三米的大型画作《史可法》,呈现出金戈铁马的战争场景令人震撼。“这幅画创作了近一年的时间,描绘的是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镇守扬州的故事。作品分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营造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的战争氛围,烘托史可法坚贞不屈、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虽然创作难度大、周期长,但每完成一幅作品,刘平都是成就感满满。

  “未来我会继续探索传统技艺的现代表达,也希望能带动更多年轻人了解、热爱烙画,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彩。”刘平表示。(全媒体记者 方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更多主题

侵权投诉|联系我们|用户协议|法律声明|手机安论|安庆论坛 ( 皖ICP备19018267号-2|皖公网安备34081102000375号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GMT+8, 2025-8-9 13:47 , Processed in 0.33649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