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查看: 11562|回复: 3

[专区杂谈] “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

[复制链接]

回帖
302
威望
229 点
红花
698 枚
 楼主| 大龄仙女 发表于 2023-5-9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央视新闻联合全国博物馆推出
文博科普产品《文博日历》
今天一起来认识
“九九乘法口诀”刻文陶砖
qw1.jpg

qw2.jpg

虽有小错

却是汉代九九算术普及的见证

我们烂熟于心的九九乘法口诀

1800年前的东汉就已经

刻在了砖上

40个数字歪扭堆叠,排成两列

写下它们的人似乎有些漫不经心

写错的“七”字

仿佛在和原本的自己照镜子

“三九”“二九”“四九”顺序也有些错乱

但它们的出现
令考古专家如获至宝

qw5.jpg

这是首次在全国汉墓砖文中

发现乘法口诀

刻写口诀的这块陶砖

也为汉代数学史的研究
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qw6.jpg

△“九九乘法口诀”刻文陶砖
1981年

“九九乘法口诀”刻文陶砖

在深圳南头红花园东汉墓出土

乍看之下它显得有些平平无奇

斑驳的表面上

菱格纹占了三分之二

另外三分之一被抹平

刻上了汉隶版的九九乘法口诀


△“九九乘法口诀”刻文陶砖
这两列文字足以证明

1800年前地处偏远的岭南人
就已掌握了九九乘法口诀

泥料未干,工匠随手刻写

证明“九九歌”在汉代已是“流行歌曲”

九九乘法口诀又称“九九歌”

这块陶砖上只有40个数字

没有正式的落款和署名
那么是谁在陶砖上进行了刻写?
qw10.jpg

△“九九乘法口诀”刻文陶砖拓片
据考古专家推测

这两行乘法口诀的刻工

是一名制砖的工匠

他趁着砖坯未干时重温了

与“九”相关的乘法口诀

未干的泥料增加了刻写的难度

因此字迹颇具笨拙的“萌”感

qw11.jpg

而根据两行口诀的差错率
专家推测

刻工所受的教育水平或许有限

但在烧制陶砖的工作间隙

随手就写起九九乘法表

说明当时这首“九九歌”

已经广为流传
成为“张口就来”的“流行歌曲”

从36句到45句,从倒到正

九九歌的两次迭代升级

九九乘法口诀

是数学运算的基本计算规则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就已经广泛使用

《荀子》《管子》中都有记载

而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

最完整的乘法口诀表实物
是下图的九九乘法口诀简
qw14.jpg

△九九乘法口诀简 里耶秦简博物馆藏
早期的九九乘法口诀

是从大到小倒序排列

并且没有与“一”相关的口诀

从“九九八十一”开始

到“二二得四”结束

公元4世纪左右

乘法口诀才逐渐加入

与“一”相关的乘法

扩充为我们所熟知的45句

这是它的第一次“迭代”

在贾思勰《齐民要术》中
“九九”更是9—14岁幼童的必学篇章
qw15.jpg

△《齐民要术》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

约从宋代开始

口诀的顺序才不再倒置

从“一一”开始,到“九九”结束

经历两次“更新升级”

乘法口诀变成了如今的3.0版本

手写一脉相承的字

口诵流传至今的诀
五千年文明传承,从未间断
qw16.jpg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回复

举报

回帖
10252
威望
19959 点
红花
22983 枚
陆生 发表于 2023-5-9 11: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多年的积累,才有今天的底缊。
回复

举报

回帖
13382
威望
26908 点
红花
32069 枚
加减乘除2196 发表于 2023-5-9 11: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哈哈哈哈哈
回复

举报

回帖
3880
威望
3950 点
红花
5491 枚
平淡无期 发表于 2023-5-9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一谈文化五千年,一说科技就卡脖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更多主题

侵权投诉|联系我们|用户协议|法律声明|手机安论|安庆论坛 ( 皖ICP备19018267号-2|皖公网安备34081102000375号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GMT+8, 2025-7-12 18:38 , Processed in 0.13724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