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湖、赏景、吃鱼来安庆”成为新风尚 掌上安庆
让“游湖、赏景、吃鱼来安庆”成为新风尚掌上安庆
2023-10-25
10月24日,宜秀区杨桥镇螺山村东风湖上,50岁的刘光兵划着船在湖面上察看螃蟹长势。“还有10天就可以捕捞了。”刘光兵说,往年螃蟹全部按照季节捕捞,今年他决定反季节养殖,将螃蟹储备着春节前后上市。
260.jpg
(网络图)
800余亩的东风湖是破罡湖的末梢,上世纪50、60年代,因生产发展的需要,当地村民们筑起了东风圩,将其与破罡湖隔开。至2016年,东风湖内已经历数十年的人工精养、投饵养殖,这对东风湖水质造成了很大影响。
刘光兵“接手”东风湖后,抽空湖水、晾晒湖底、重新换水、种草移螺、修复资源,整套流程下来,他累计投资超100万元。得益于整改,到2017年夏天,东风湖水质明显改善,湖面清澈见底、水草生长旺盛,生态恢复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样子。
随后刘光兵结合湖泊修复养起了螃蟹和青虾。螃蟹和青虾对水质要求高,尤其是螃蟹,水质稍有问题就易死亡。“从河湖长制角度说,在湖内养殖螃蟹和青虾,刘光兵是在给自己加压,将保护湖水水质与自身利益紧紧捆绑在了一起。”螺山村党总支书记王义胜说。
(网络图)
这些年,刘光兵坚持在东风湖实行净水生态养殖,这使得他的螃蟹和青虾供不应求。湖面养殖可实现年纯收入150万元,每年上缴村集体承包费20余万元,还带动了不少村民就业。如今的东风湖已成为螺山村发展的“聚宝盆”。
不仅东风湖是“聚宝盆”。安庆是安徽水产大市,宜渔面积223万亩、全省第一,但是“大而不强”。今年起安庆市决定,按照“稳产保供、提质增效、绿色低碳、规范安全、富裕渔民”的思路,打造渔业“四百工程”,即到2025年建成优质水产品生产供应基地100万亩以上、稻渔综合种养基地100万亩以上,实现水产品一产产值100亿元以上、水产品二三产产值100亿元以上,努力从渔业大市迈向渔业强市。
安庆市将联合海吉星、新发地等全国农产品物流龙头企业,打造全国重要冷链物流水产市场;充分发挥湖库风光绝美、水产品品质鲜美优势,加快建设一批集观光、休闲、餐饮于一体的休闲渔业中心、基地、民宿等,打造长三角一流的渔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让“游湖、赏景、吃鱼来安庆”成为新风尚。
(全媒体记者 沈永亮 通讯员 严燕)
(责任编辑:汪志强)
页:
[1]